作者:普子胥
【资料图】
出品|网易科技《态℃》栏目
什么才是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
8月11日,长城CTO长城汽车王远力,在微博引用《汽车商业评论》同名文章部分内容并发布,迅速引发围观。全文如下:
文章中提到“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中国汽车怎么在一起?有人跟我说,轩辕之学的口号已经指明了答案,就是‘革新、链接、化反’,然后达到“极致、共生、引领”的境界。那可能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最低条件,我们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我们不要道德绑架的在一起,我们不要被裹挟着在一起,我们不要‘我跟你谈法律,你跟我谈感情’的在一起,商业还是要用商业的逻辑来解决,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这段话意思直白,无需翻译:商业就是要直面竞争,无需道德绑架。如果谁只是口头强调在一起,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不如先打一架。
按照惯例,评论区自然热闹非凡:
“你们就这点格局,销量差是有原因的。”
“打一架?请问长城拿什么跟比亚迪打?”
“发现没,长城高管不删对方水军的造谣,这才是格局。”
令人好奇的是,此前比亚迪与长城都曾对网络水军展开过“公开悬赏”,为何这一次评论区,似乎又有两路人马贴脸肉搏?
一、在一起,是不是就得干一架?
此次比亚迪汽车500万交付现场引出“中国汽车在一起”相关话题,成为长城CTO王远力此时一经发布论调相反的微博,就被迅速围观的直观原因。
8月9日,比亚迪一则不到3分钟的宣传视频中,将中国众多车企代表车型相继登出,情怀拉满;比亚迪全球总部广场中央,又有一汽、东风、奇瑞、吉利、长城等共计13家车企代表车型一众排开,并伴有9个大字:“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此后,故事随着王传福现场回忆20年来比亚迪艰难转型、破冰、重生过程,数次哽咽落泪,并将主题上升到民族品牌的高度:“比亚迪可以,新能源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进而步入高潮。
消息全网刷屏,随后解读的文章如飞花柳絮,目不暇接。
然而,汽车商业评论《贾可:什么才是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一文则另辟蹊径,提出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在文章中,从大众集团2015年“柴油们”丑闻致使这家全球巨无霸车企遭受惨痛损失入手,借由中国摩托车因忽视质量问题在越南市场从大胜利到大溃败的警示,向当下各大车企呼吁不能重蹈质量问题覆辙:
“我们真正要达成世界汽车强国的梦想,那是绕不过去的高山,而这需要我们的汽车经得起考验,毕竟打铁需要自身硬。”
接着,作者进一步谈到,即便20年来中国汽车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基础并不稳固。尤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稍有不慎,仍可能满盘皆输。随后,作者对当下各大车企竞争局面中,可能存在利用自身规模优势压榨供应商、通过价格战破坏竞争格局、偷工减料、甚至捆绑民族品牌收割消费者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最终呼吁:中国车企在一起,应该是抛出一切非市场竞争因素、抛开舆论场互相攻讦、不需要道德绑架,从而实现互相提携,真正做到相容相生。期间,最为“劲爆”且直接点出作者意图的一段表达便是:
“我们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我们不要道德绑架的在一起,我们不要被裹挟着在一起,我们不要‘我跟你谈法律,你跟我谈感情’的在一起,商业还是要用商业的逻辑来解决,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而这段表达,则被长城CTO长城汽车王远力引用并转发,从而引发轩然大波。
可值得深思的是,粉丝尚不过万的王远力的一条微博,为何能在几小时内就让评论区人头攒动,进而引发成一场比亚迪与长城舆论上的火拼,并迅速冲上热门,背后是否有不明来路的力量助推?
二、双方恩怨由来已久
过去数年,长城与比亚迪关系冷热疏忽不定。
但发生在今年5月底,长城对比亚迪常压油箱举报信一事件,则彻底点燃了双方冲突的导火索,进而让两位江湖大哥大打出手。
彼时,长城汽车一纸声明,剑指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并就此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实名举报。
同日,比亚迪正面回应:自身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并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此外,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彼时也在微博公开表态: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然而,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双方在商业领域的纠葛引发行业轰动的同时,各大社交平台舆论场上,似乎也有两股旗帜鲜明的“人马”开始了大规模火拼。
事实上,在今年3月10日,长城汽车曾在保定大会上,重磅公布了“1000万悬赏计划”,提出抵制网络水军,剑指友商不正当行为,成为了舆论一大引爆点。
长城汽车表示,过去一年间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所有的不良道德行为都已记录在案。并且,长城汽车还总结了四大发现:
一是,一些友商利用网友情绪打着捍卫正义的旗号,到处进行道德绑架和挑拨,骗取国民信任,消费国民情感。
二是,造谣引流、操控舆论,对各类丑闻进行百般的遮掩,扭曲事实真相。
三是,媒体的正当舆论监督,遭遇“网络水军”有组织、有节奏的诋毁和谩骂。
四是,“网络水军”呈现出专业化、协同化、产业化的特点。只要跟“新能源”沾边,就总能看到水军的踪迹。
会上,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更是直言:“本应该抱团取暖的阶段,却有人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侵蚀着来之不易的肥沃土壤。特别是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长期存在着一些不良之风。”
值得玩味的是,2021年末尾,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官方微信号发文征集有关对比亚迪进行黑公关操作的线索及证据,若经公司查证属实,将奖励5万至100万,首开举报先河。
而令人吊诡的则是,尽管在低压油箱一事上双方各执一词,然而,案件推进直到现在,也未有实质性进展。然而,伴随比亚迪“低压油箱”风波消声觅迹的,却是近期比亚迪宋plus的投诉开始密集:
例如,近日汽车门网公布的7月车型投诉指数榜单中,比亚迪宋赫然在列。一些举报用户指出,该车型在“低压油箱”风波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以及车停止状态下,EV模式下会悄然启动发动机,疑似通过启用发动机消除油箱内高压油气体。
三、上山,下山
“双方积怨已久。”此前,业内人士曾向网易科技表示,过去这些年,比亚迪和长城矛盾越积越深,低压油箱举报一事,只是双方商业竞争冲突的集中爆发。
尽管,2021年比亚迪将已经申请成功的注册商标“魏”转给了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则将自己注册的“登陆舰”商标转给了比亚迪,双方仍旧是“表面兄弟”。
然而,随着头牌产品的互相替代,大哥与小弟身份的移形换影,双方竞争不再温和,逐渐到了掀桌子的地步。而在绝大多数领域,两家产品互为竞品,此消彼长,打得不可开交。
插电混动车市场,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是比亚迪混动系列核心卖点之一,而作为竞争对手的长城,3月发布hi4系统一经推出,也使得双方在混动领域,竞争贴脸。
而在产品领域的厮杀,则更为直接:2022年连续拿下SUV11年销冠宝座的哈弗H6,此前,正式被比亚迪宋拉下马来,不再是国产一哥。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哈弗H6由于定价下探至10万以下,在极致的性价比加持下一步步成为SUV市场的国民神车,风光无限。
而比亚迪宋对长城哈弗H6的超越,也是两家国产车企位置与地位更迭,矛盾爆发的极致缩影:2022年,长城2022年销量虽然继续突破百万,但同比下滑17%;而在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为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另一方面,令长城“愤懑不平”另一大原因,或许是自身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并没有大幅落后比亚迪,双方都是国内少有同时具备电池自研和制造能力的整车企业:
例如,2012年,长城汽车内部就成立了动力电池项目组,随后2018年,该项目组独立出去,取名蜂巢能源。四年后,蜂巢能源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厂商。
“最近几年,长城新能源转型不利,没有达到大众预期。”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曾对网易科技表示,过去长城远远领先于比亚迪,彼时,长城主要竞争对手是丰田、大众,但在现在,比亚迪一举成为了长城的主要竞争对手。
值得玩味的是,长城汽车风光上市的2003年,其拳头产品中国皮卡和SUV市占率拿下双料冠军,一时风头无两;而在当时,王传福才刚刚宣布造车,并遭受了资本市场巨大质疑与舆论的冷嘲热讽。
然而,20年转瞬即逝,时势变化在2020年开始,便势大力沉地转动起了双方命运的齿轮。
如今,比亚迪500万汽车正式落地,王传福率领的比亚迪已隐隐然以中国汽车品牌“老大”自居,而魏建军带领的长城则成了老大哥。
有人上山,就有人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