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固安县周家务戏苑外景。 吴 迪摄
(相关资料图)
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南汉村“非遗”传承人周洪俊制作百宝嵌作品。 孙宝宇摄
2023年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期间,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永远的山丹丹》表演现场。 陈 童摄
在廊坊市固安县周家务戏苑开展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河北省评选活动现场。 吴 迪摄
廊坊市民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体验民俗游戏投壶。 陈 童摄
在廊坊市固安县周家务村农场的蔬菜大棚内,工人们对种植的水果萝卜进行管护。 门丛硕摄
在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京锐景泰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对景泰蓝工艺品进行“点蓝”。 刘 亮摄
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外景。 陈 童摄
走进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中南部的周家务村,戏曲唱调声声入耳。村民们白天扛锄头去田间地头,务农时不忘唱两句京剧;晚上回家饭后拉琴弓,跟邻居坐在客厅哼一段河北梆子,个个从农民变成了“艺术家”。
“我们村唱戏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了,一直都没有断,戏曲已经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78岁的周家务村村民王仲明向记者介绍,以前没有好的场地,坚持唱戏的人群以老一辈村民为主。“现在各级领导对戏曲文化传承都很支持,给我们建了戏苑,冬暖夏凉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进来,我们就组织大家把戏曲又‘拾掇’起来,演出人员全是村里的村民,闲暇时间听戏唱戏,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王仲明说。
王仲明提到的周家务戏苑占地1800余平方米,可容纳3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演出、展览60余场,于魁智、李胜素、王蓉蓉等众多戏曲名家都曾在此演出,每周还有名家和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师生来村里传授知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
距离戏苑不到500米,是周家务村重点引进的高端农场项目。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验农事、观光旅游、休闲采摘。
欣赏田园风光、采摘之余,还能看戏,独特的乡村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周末带着孩子来农场采摘点新鲜水果,品尝农家美食,露营休闲,没想到还能看到村民们精彩的戏曲表演。”游客周先生表示,一天的行程下来,自己和家人充分感受到了周家务村浓厚的乡村文化。
田园有趣,生活有戏。近年来,周家务村探索高端农业与传统戏曲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农业种植+戏曲文旅+乡村精品民宿”为一体的“京剧田园小镇”。依托农家小院、周家有物精品民宿和特色文化品牌,以及戏曲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周家务村不断丰富乡村文旅产业业态,每年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文旅收入115万元。
不仅在周家务村,廊坊很多地区的文旅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在河北省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二胡抑扬顿挫,唢呐高亢明亮,鼓声雄浑铿锵。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一场2个小时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高兴地献上掌声和欢呼声,台上演员也轻拍乐器,挥舞手臂,回应热情的观众,现场气氛在互动中达到高潮。
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在廊坊举办,期间,像这样的民族乐团演出和形式创新的快闪活动共有近20场,为当地群众奉上了一道道民乐文化盛宴。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是廊坊的地标之一,运营以来,引进近200场国内外优质剧目,接待世界各地演员2万多人次,吸引超15万人次观演,为高品质演出进入廊坊提供了场地保证,也为廊坊及周边市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霸州胜芳花灯流光溢彩,香河中幡招式精妙,大厂回族自治县景泰蓝销往世界……廊坊各地发掘传统文化内涵,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发展道路。未来,廊坊将继续坚持“大文旅”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精文旅产业,推动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版式设计:徐嘉伟 罗 兰